PDF
摘要
目的 探讨行气活血止痛膏中药外治法在静脉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甘露醇为致炎物,通过家兔耳缘静脉进行输注,建立静脉炎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家兔随机分为4个亚组进行干预,空白对照组常规饲养,不做任何干预处理。干预后通过观察静脉炎表征、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EGF-A)的含量,探讨行气活血止痛膏对甘露醇致家兔输液性静脉炎的改善作用。结果 造模成功率为90.0%。治疗第1天,生理盐水组无效8例、有效1例;喜疗妥组无效6例、有效3例;硫酸镁组无效7例、有效2例;行气活血止痛膏组无效7例、有效2例;4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1)。治疗第4天,生理盐水组无效5例、有效2例、显效2例;喜疗妥组有效1例、显效5例、治愈3例;硫酸镁组有效2例、显效5例、治愈2例;行气活血止痛膏组有效2例、显效4例、治愈3例。治疗第4天,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喜辽妥组(P=0.001)、硫酸镁组(P=0.020)、行气活血止痛膏组(P=0.003)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硫酸镁组、行气活血止痛膏组疗效与喜疗妥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硫酸镁组比较,喜疗妥组、行气活血止痛膏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行气活血止痛膏组比较,喜疗妥组、硫酸镁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治疗有效率为11.1%,治愈率为0%,喜辽妥组有效率为100.0%,治愈率为33.3%,硫酸镁组有效率为77.7%,治愈率为44.4%,行气活血止痛膏组有效率为66.7%,治愈率为22.2%。行气活血止痛膏组、喜疗妥组、硫酸镁组药物有效率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个模型亚组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VEGF-A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与喜辽妥组、硫酸镁组、行气活血止痛膏组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VEGF-A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喜辽妥组比较,硫酸镁组和行气活血止痛膏组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VEGF-A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炎性因子水平最低,生理盐水组炎性因子水平最高。结论 行气活血止痛膏对于甘露醇致家兔输液性静脉炎具有改善作用,但相较于常用的喜疗妥软膏疗效较差,因此可对药物配方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以提高疗效。
关键词
静脉炎
/
行气活血止痛膏
/
抗炎
/
血清炎性因子
Key words
唐灵玲, 冯莉, 杨棋, 熊璐, 罗锋, 李润
行气活血止痛膏对输液性静脉炎疗效及相关炎性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13): 126-130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