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迷走神经对脓毒症小鼠肠道通透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钟强, 张颖, 周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12) : 112 -117.

PDF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12) : 112 -117.

电刺激迷走神经对脓毒症小鼠肠道通透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电刺激迷走神经对脓毒症小鼠肠道通透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脓毒症组[脂多糖(LPS)组]、迷走神经切断组(VGX组)、电刺激迷走神经组(STM组)、α-银环蛇毒素(α-BGT)组,每组10只。LPS组、VGX组、STM组、α-BGT组均腹腔注射10 mg/kg LPS制备脓毒症模型,CON组则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CON组、LPS组仅暴露双侧颈迷走神经,VGX组、STM组、α-BGT组均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STM组电刺激左颈迷走神经,α-BGT组皮下注射α-BGT后再电刺激左颈迷走神经。处死各组小鼠后取回肠组织,光镜下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评估肠道组织通透性,并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2)、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LPS组小鼠回肠组织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严重,微绒毛坏死、脱落,大量炎性细胞浸润,VGX组回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程度较LPS组加重,STM组回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程度较LPS组、VGX组减轻,α-BGT组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最严重。与CON组比较,LPS组、VGX组小鼠肠上皮组织通透性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组、VGX组比较,STM组小鼠肠上皮组织通透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TM组比较,α-BGT组小鼠肠上皮组织通透性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组、VGX组小鼠肠上皮组织中ZO-1、claudin-2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CON组,STM组小鼠肠上皮组织中ZO-1、claudin-2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LPS组、VGX组,α-BGT组小鼠肠上皮组织中ZO-1、claudin-2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STM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LPS组、VGX组小鼠肠上皮组织中MLCK、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CON组,STM组小鼠肠上皮组织中MLCK、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LPS组、VGX组,α-BGT组小鼠肠上皮组织中MLCK、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STM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电刺激迷走神经有助于保护脓毒症小鼠的肠道屏障功能,其潜在机制或与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进而抑制炎症反应相关。

关键词

电刺激 / 迷走神经 / 脂多糖 / ZO-1蛋白 / claudin-2蛋白 / α-银环蛇毒素 / 胆碱能抗炎通路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钟强, 张颖, 周锋 电刺激迷走神经对脓毒症小鼠肠道通透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12): 112-11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