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及其主要功能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颜云霞, 张卓亚, 黄赛赛, 耿林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06) : 88 -93.

PDF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06) : 88 -9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及其主要功能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及其主要功能亚群γδT1、γδT17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1例SLE患者(SLE组)、16例健康对照患者(HC组)外周血γδT细胞、γδT1细胞、γδT17细胞的比例及绝对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外周血γδT细胞、γδT1细胞、γδT17细胞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率为(2.30±1.10)%,低于HC组的(3.30±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γδT1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率为(0.93±0.67)%,低于HC组的(2.09±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γδT17细胞占淋巴细胞比率为(1.53±2.82)‰,与HC组的(0.18±0.12)‰比较有增多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绝对数为(2.88±2.18)×10~4/mL,低于HC组的(7.96±3.96)×10~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 SLE患者外周血γδT1细胞绝对数为(1.20±1.17)×10~4/mL,低于HC组的(5.05±3.04)×10~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 SLE患者外周血γδT17细胞绝对数为(1.03±1.08)×10~3/mL,高于HC组的(0.40±0.24)×10~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外周血中γδT17细胞比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r=0.59,P<0.01)、红细胞沉降率(r=0.65,P<0.01)呈正相关,γδT17细胞绝对数与SLEDAI(r=0.59,P<0.01)呈正相关,与补体C3水平(r=-0.53,P<0.05)呈负相关。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数量显著下降主要由其γδT1细胞亚群减少所致,γδT17细胞在SLE发病及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 γδT细胞 / 干扰素-γ / 白细胞介素-17A /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颜云霞, 张卓亚, 黄赛赛, 耿林玉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及其主要功能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06): 88-9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