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预后的价值

丁天嘉, 孙涛, 吴名凤, 尹海兵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03) : 100 -104.

PDF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03) : 100 -104.

原发性肝癌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预后的价值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7 d内心电图异常情况分为异常组(n=32)和非异常组(n=88)。比较2组基线资料及24 h QT间期变异性(24 h QTV)、24 h正常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时间(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index)、24 h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index)变化;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心电图异常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4 h QTV、SDNN、SDANN-index、SDNN-index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心电图异常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TACE治疗后出现心电图异常共32例,其中窦性心动过速伴T波改变13例,ST-T改变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4例,QT间期延长4例,室性早搏4例,房性早搏5例。异常组与非异常组在性别、年龄、肝动脉超选择插管、明胶海绵栓塞、使用化疗药物、术后呕吐、术后第3天血尿酸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在肿瘤直径、肝功能分级、碘油用量、术后体温、术后第3天血钾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肿瘤直径≥10 cm、肝功能分级为A级、碘油用量≥10 mL、术后体温≥38℃及24 h QTV、SDNN、SDANN-index、SDNN-index下降是原发性肝癌患者心电图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24 h QTV、SDNN、SDANN-index、SDNN-index及心电图综合参数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心电图异常的AUC分别为0.682、0.651、0.632、0.752、0.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直径、肝功能分级、碘油用量、术后体温会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心电图产生影响,且在TACE治疗前后行心电图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心电图异常情况。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 心电图异常 / 危险因素 / 预后 / 预测价值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丁天嘉, 孙涛, 吴名凤, 尹海兵 原发性肝癌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预后的价值[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03): 100-10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