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位分子蛋白和创伤后血清游离线粒体预测创伤性休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价值

徐志旺, 朱萍萍, 詹兴洪, 章国荣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02) : 73 -77.

PDF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02) : 73 -77.

转位分子蛋白和创伤后血清游离线粒体预测创伤性休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价值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转位分子蛋白(TSPO)和创伤后血清游离线粒体DNA(cf-mtDNA)预测创伤性休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创伤性休克患者(创伤性休克组)和无创伤性休克患者(无创伤性休克组)各80例。收集患者完整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和临床实验室数据。收集入院后即刻(T1)以及入院后第1(T2)、3(T3)、7(T4)天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血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SPO水平,采用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cf-mtDNA水平。比较创伤性休克与无创伤性休克患者的TSPO、cf-mtDNA水平;将创伤性休克患者按预后结局的不同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2组的TSPO、cf-mtDNA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SPO、cf-mtDNA对创伤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无创伤性休克组比较,创伤性休克组T1~T4的血清TSPO较高,T2~T3的血清cf-mtDNA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T1~T4的血清TSPO、cf-mtDNA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创伤性休克患者预后作为状态变量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T1~T4的TSPO预测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825、0.829、0.695和0.869,预后不良组T1~T4的cf-mtDNA预测预后的AUC为0.766、0.766、0.837和0.7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创伤性休克患者TSPO及cf-mtDNA水平升高,其中预后不良者TSPO及cf-mtDNA水平升高更为显著,而第7天的TSPO水平以及第3天的cf-mtDNA水平评估预后价值最高。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 转位分子蛋白 / 游离线粒体DNA / 预后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徐志旺, 朱萍萍, 詹兴洪, 章国荣 转位分子蛋白和创伤后血清游离线粒体预测创伤性休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价值[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02): 73-7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