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的再闭塞影响因素及替罗非班治疗效果

徐忠海, 代允义, 马瑜, 代全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02) : 28 -31+37.

PDF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02) : 28 -31+37.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的再闭塞影响因素及替罗非班治疗效果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影响因素及替罗非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是否再闭塞分为闭塞组(n=42)和非闭塞组(n=58)。闭塞组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2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影响因素。观察闭塞组治疗总有效率、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 2组在2型糖尿病、血糖、收缩压、NIHSS评分、起病-溶栓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血糖、收缩压、NIHSS评分、起病-溶栓时间是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影响因素(P<0.05)。42例溶栓后再闭塞患者经替罗非班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10%(37/42)。治疗3、7 d, rPA高于治疗前,PAI-1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周,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血糖、收缩压、NIHSS评分、起病-溶栓时间可对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产生影响。再闭塞后予以替罗非班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rPA、PAI-1水平。

关键词

脑梗死 / 阿替普酶 / 静脉溶栓 / 再闭塞 / 替罗非班 / 治疗效果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徐忠海, 代允义, 马瑜, 代全德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的再闭塞影响因素及替罗非班治疗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02): 28-31+3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