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性能。方法 选取252例AMI合并HF患者作为训练集,根据1年随访结果分为预后不良组60例和预后良好组192例;另选取与训练集例数比例约为1∶3的86例AMI合并HF患者作为验证集。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基于筛选结果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采用Hosmer-Lemeshoe检验评估拟合优度,绘制校正曲线评估校准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区分度,通过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临床实用性]。结果 训练集与验证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的血肌酐、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及年龄≥60岁者占比、发病至入院时间≥4 h者占比、心功能分级Ⅲ~Ⅳ级者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至入院时间、心功能分级、血肌酐、cTnT、LVEF是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据此构建列线图模型。内部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拟合优度良好(χ2=13.966,P=0.083),校准度优良,区分度良好[曲线下面积(AUC)为0.831];外部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拟合优度良好(χ2=6.465,P=0.136),校准度优良,区分度良好(AUC为0.884)。DCA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在高风险阈值范围为0.02~0.98时具有良好的临床净获益。结论 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包括发病至入院时间、心功能分级、血肌酐、cTnT、LVEF,据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患者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
心力衰竭
/
列线图模型
/
Cox回归模型
/
血肌酐
/
心肌肌钙蛋白T
/
决策曲线分析
Key words
朱厚玲, 黄珊, 马泽涛, 吴月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 29(05): 82-87+94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