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通过活性氧/c-Jun氨基末端激酶/p53通路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模型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机制

牟艳卉, 陈昭桂, 姚光, 陈静慈, 全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5, Vol. 29 ›› Issue (01) : 44 -49+72.

PDF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5, Vol. 29 ›› Issue (01) : 44 -49+72.

针刺通过活性氧/c-Jun氨基末端激酶/p53通路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模型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刺通过活性氧(ROS)/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53通路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模型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机制。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C组)、PTSD大鼠模型组(PTSD组)和PTSD大鼠模型电针干预组(EA组),每组10只。比较各组大鼠行为学检测(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各组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采用DHE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脑组织中ROS水平。检测各组脑组织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中JNK、p-JNK、p53、PUM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PTSD组大鼠运动总距离短于NC组,直立总次数及进入中央格次数少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A组大鼠运动总距离长于PTSD组,直立总次数及进入中央格次数多于PT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SD组进入开放臂次数和时间的百分比低于NC组,焦虑指数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A组进入开放臂次数和时间的百分比高于PTSD组,焦虑指数低于PT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SD组大鼠的神经元凋亡率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A组神经元凋亡率低于PT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SD组脑组织中ROS平均荧光强度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A组脑组织中ROS平均荧光强度低于PT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SD组脑组织中MDA含量高于NC组,SOD活性和GSH含量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A组脑组织中MDA含量低于PTSD组,SOD活性和GSH含量高于PT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SD组脑组织中p-JNK/JNK和p53、PUMA蛋白表达水平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A组脑组织中p-JNK/JNK和p53、PUMA蛋白表达水平低于PT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可抑制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减轻大鼠恐惧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ROS/JNK/p53通路的激活有关。

关键词

针刺 / 创伤后应激障碍 / 海马神经元凋亡 / 活性氧/c-Jun氨基末端激酶/p53通路 / 氧化应激指标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牟艳卉, 陈昭桂, 姚光, 陈静慈, 全智 针刺通过活性氧/c-Jun氨基末端激酶/p53通路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模型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机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 29(01): 44-49+72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