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关节镜下缝线桥固定术与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比较

程峰, 盛东, 吴宇, 朱杰, 郭健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24) : 93 -98.

PDF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4, Vol. 28 ›› Issue (24) : 93 -98.

全关节镜下缝线桥固定术与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比较全关节镜下缝线桥固定术与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关节病区2021年4月—2023年7月收治的45例膝关节PCL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的不同手术方案,将其分为关节镜组(行全关节镜下缝线桥固定术)和切开内固定组(行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记录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评估术前及术后1、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主观评分、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术后6个月,记录患侧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并进行膝关节后抽屉试验以评估膝关节PCL损伤程度。结果 45例患者术中均未发生血管及神经损伤,术后切口无感染,术后3 d复查X线显示骨折均得到良好复位,所有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IKDC评分、Lysholm功能评分、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和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术后6个月IKDC评分、Lysholm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关节镜组患侧膝关节Ⅰ度损伤、Ⅱ度损伤分别为16、6例,切开内固定组分别为15、8例。2组膝关节PCL损伤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38,P=0.591)。结论 全关节镜下缝线桥固定术和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治疗PLC止点撕脱骨折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关节镜手术切口小、住院时间短,可减轻术后早期膝关节疼痛,在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有更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

膝关节 / 疼痛 / 半月板损伤 / 关节镜 /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止点骨折 / 螺钉内固定术 / 缝线桥固定术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程峰, 盛东, 吴宇, 朱杰, 郭健行 全关节镜下缝线桥固定术与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比较[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24): 93-98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