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摘要
目的 观察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血管钙化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在河北省邢台市中心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10例CRF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髋关节、腹部及双手X线片检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血管钙化,并根据钙化结果将患者分为钙化组(n=59,轻、中、重度钙化)与非钙化组(n=51,无钙化)。比较2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白细胞(WBC)计数、血红蛋白(H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蛋白(ALB)、血钾(K)、血钙(Ca)、血磷(P)、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3(IL-1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骨硬化蛋白(SOST)],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钙化组与非钙化组在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及肾脏原发病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组平均年龄、透析龄高于非钙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组与非钙化组WBC、Hb、TC、TG、HDL-C、LDL-C、K、Ca、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钙化组相比,钙化组ALB、UA水平更低,P、SCr、iPTH、hs-CRP、IL-13、FGF23及SOST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透析龄以及P、iPTH、IL-13、FGF23和SOST水平均是患者发生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IL-13、FGF23、SOST对患者血管钙化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均>0.7],且IL-13、FGF23、SOST联合诊断的效能高于三者单独诊断(AUC=0.911,P<0.05)。结论 血管钙化在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CRF患者中较常见,年龄、透析龄、P、IL-13、FGF23、SOST等是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
慢性肾衰竭
/
血管钙化
/
影响因素
/
联合诊断
/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
骨硬化蛋白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Key words
张广璐, 王雅楠, 焦霞
1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 29(06): 106-110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