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评估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不同降颅压方案的疗效

陶路航, 杭景, 陈昕, 刘晓光, 董理, 胡爱鹏, 李育平, 于海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5, Vol. 29 ›› Issue (08) : 35 -39.

PDF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25, Vol. 29 ›› Issue (08) : 35 -39.

基于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评估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不同降颅压方案的疗效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基于电阻抗断层成像(EIT)技术评估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不同降低颅内压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75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使用甘露醇联合白蛋白降低颅内压)和对照组35例(单纯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采用EIT技术连续监测患者48 h内的颅内压变化。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24 h内颅内压变化率、48 h内颅内压变化率、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进行为期90 d的生存随访。结果 2组患者24 h内颅内压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48 h内颅内压变化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院时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90 d累积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单纯使用甘露醇,早期使用甘露醇联合白蛋白可在48 h内有效降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颅内压,缩短住院时间并改善神经功能。

关键词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 电阻抗断层成像 / 颅内压 / 白蛋白 / 甘露醇 / 神经功能 / 住院时间 / 预后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陶路航, 杭景, 陈昕, 刘晓光, 董理, 胡爱鹏, 李育平, 于海龙 基于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评估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不同降颅压方案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 29(08): 35-3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