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摘要
目的 比较吲哚菁绿、纳米炭、亚甲蓝示踪法及吲哚菁绿联合纳米炭示踪法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Ⅰ~Ⅱ期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92例FIGO分期Ⅰ~Ⅱ期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前哨淋巴结示踪方式分为吲哚菁绿组(n=24,采用吲哚菁绿示踪法)、纳米炭组(n=22,采用纳米炭示踪法)、亚甲蓝组(n=23,采用亚甲蓝示踪法)和联合组(n=23,采用吲哚菁绿联合纳米炭示踪法)。比较4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病理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以手术标本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示踪法的检测效能。结果 4组患者前哨淋巴结切除时间、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中淋巴结切除数量多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手术标本病理结果(肿瘤侵犯深度>50%、肿瘤直径>2 cm、肿瘤侵犯宫颈或淋巴血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吲哚菁绿组、纳米炭组、亚甲蓝组、联合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7%、9.09%、8.70%、13.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手术标本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吲哚菁绿联合纳米炭示踪法在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前哨淋巴结中的检测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96%、90.00%、66.67%,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74%、50.00%,检测效能高于其他3种方法。结论 相较于吲哚菁绿、纳米炭和亚甲蓝示踪法,吲哚菁绿联合纳米炭示踪法在Ⅰ~Ⅱ期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中应用价值更高,可准确识别淋巴结转移状态,且价格适中、操作简便。
关键词
吲哚菁绿
/
纳米炭
/
亚甲蓝
/
吲哚菁绿联合纳米炭示踪法
/
子宫内膜癌
/
前哨淋巴结
/
腹腔镜手术
/
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
Key words
周艳菲, 薛晓丹, 阎慧娟
吲哚菁绿、纳米炭、亚甲蓝示踪法及吲哚菁绿联合纳米炭示踪法在Ⅰ~Ⅱ期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比较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 29(10): 73-77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