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多黏菌素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

陈丽华, 邓孟前, 王嘉丽, 伍天睿, 周盛弘, 杨茹茵, 章迪, 邹明祥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24, Vol. 49 ›› Issue (05) : 737 -747.

PDF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24, Vol. 49 ›› Issue (05) : 737 -747.

耐多黏菌素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临床上已出现耐多黏菌素的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本研究分析耐多黏菌素KPN的药敏特征、流行病学特点,以及耐多黏菌素KPN产生的危险因素,以期为耐多黏菌素KPN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以下简称“本院”)的30株耐多黏菌素KPN临床菌株,分析其药敏特点。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KPC、OXA-48、VIM、IMP和NDM型碳青霉烯酶;拉丝试验初筛高毒力KPN;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生物膜形成能力;棋盘法进行联合药敏试验(多黏菌素B和美罗培南、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PCR检测多黏菌素相关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进行基因分型和构建进化树。收集耐碳青霉烯类(carbapenem-resistant,CR)-KPN多黏菌素耐药菌株(23株,实验组)、CR-KPN多黏菌素敏感菌株(57株,对照组),对耐多黏菌素KPN产生的可能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再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测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的连续诱导耐药情况。结果:30株耐多黏菌素KPN中,28株为CR-KPN,CRKPN均产KPC酶,4株拉丝实验阳性,多数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强。联合用药可有相加或协同效果。所有菌株均检出pmrA、phoP基因,未检测到mcr-1和mcr-2基因。MLST结果显示以ST11型为主。进化树表明耐多黏菌素的KPN未在本院形成医院暴发流行。使用过2种及以上不同类别的抗生素和使用过多黏菌素是多黏菌素耐药菌株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连续使用多黏菌素可诱导耐药。结论:耐多黏菌素KPN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药,对其可采用以多黏菌素为基础的联合用药。在本院尚未分离出质粒介导的耐多黏菌素KPN。多黏菌素可诱导KPN形成耐药菌株,提示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延缓耐药性产生。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 多黏菌素耐药 /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 / 药敏 / 危险因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陈丽华, 邓孟前, 王嘉丽, 伍天睿, 周盛弘, 杨茹茵, 章迪, 邹明祥 耐多黏菌素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49(05): 737-74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