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小脑角肿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病理特征

王颖, 刘瑞洁, 杨治权, 杨转移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24, Vol. 49 ›› Issue (04) : 588 -594.

PDF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24, Vol. 49 ›› Issue (04) : 588 -594.

桥小脑角肿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桥小脑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肿瘤是继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常见病因,其位置隐蔽,进展缓慢,难以早期发现。本研究旨在探讨CPA肿瘤继发性T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继发性TN诊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116例CPA肿瘤继发TN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分析肿瘤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肿瘤部位、手术方式及疗效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中95.7%(111/116)为良性肿瘤,3.4%(4/116)为恶性肿瘤,0.9%(1/116)为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以胆脂瘤、脑膜瘤、神经鞘瘤多见。46.6%(54/116)的患者表现为单纯TN,53.4%(62/116)出现其他伴随症状,这取决于不同类型肿瘤的生长部位、生长速度等因素。本组病例手术全切率在90%以上,41.4%(48/116)的患者在切除肿瘤后同期行微血管减压,其中神经鞘瘤占比最高。手术治疗总体有效率达93.9%,神经鞘瘤的有效率高于胆脂瘤、脑膜瘤(均P<0.05);胆脂瘤的复发率显著高于脑膜瘤、神经鞘瘤(均P<0.05)。结论:CPA肿瘤是继发性TN的主要病因,以良性肿瘤多见,恶性肿瘤虽少但容易被漏诊,早期诊治对预后影响很大。不同类型肿瘤在临床症状、手术方式、疗效等方面有所不同,手术策略需兼顾肿瘤切除程度及神经功能保护,必要时行微血管减压术。

关键词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 桥小脑肿瘤 / 临床病理分析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王颖, 刘瑞洁, 杨治权, 杨转移 桥小脑角肿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病理特征[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49(04): 588-59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