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死亡相关基因作为皮肤黑色素瘤预后因素的多组学分析(英文)

吴猛, 李可, 廖阳英, 李蓝, 肖潇, 陈勇健, 郭俊玮辰, 胡丰, 曲靖, 汪政, 冯浩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24, Vol. 49 ›› Issue (02) : 159 -174.

PDF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24, Vol. 49 ›› Issue (02) : 159 -174.

铁死亡相关基因作为皮肤黑色素瘤预后因素的多组学分析(英文)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黑色素瘤具有高度恶性和异质性。开发特定的黑色素瘤预后预测模型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选择治疗策略至关重要。最近,铁死亡已被证明是一种由过度脂质过氧化诱导的铁依赖性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然而,铁死亡相关基因(ferroptosis-related genes,FRGs)与黑色素瘤预后的相关性仍不清晰。本研究评估FRGs在黑色素瘤中的作用,开发一种新的预后模型,旨在为黑色素瘤的个性化治疗及疗效改善提供新思路。方法:首先通过系统地表征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皮肤黑色素瘤(skin cutaneous melanoma,SKCM)中73个FRGs的遗传改变和mRNA表达。同时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验证筛选的特定靶基因。随后使用TCGASKCM队列构建多基因特征模型。根据特征模型将黑色素瘤患者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组,对铁死亡相关的特征模型与免疫特征、免疫治疗的疗效或药物反应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通过分析TCGA-SKCM数据集中的黑色素瘤样本,发现FRGs在基因变异和拷贝数变异方面表现出高频率,这些变化显著影响了基因的表达。此外,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在黑色素瘤组织中发现了30个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随后使用LASSO Cox回归方法构建的FRGs相关预后模型成功识别了13个与患者总体生存预后相关的FRGs,并通过外部数据集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功能富集和免疫响应结果分析进一步表明高风险和低风险组之间存在免疫细胞浸润、突变负担和低氧状态的显著差异,且该模型能有效预测免疫治疗响应和药物敏感性。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强预后预测模型,可为黑色素瘤患者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

皮肤黑色素瘤 / 铁死亡 / 风险评分 / 免疫疗法 / 靶向治疗 / 肿瘤微环境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吴猛, 李可, 廖阳英, 李蓝, 肖潇, 陈勇健, 郭俊玮辰, 胡丰, 曲靖, 汪政, 冯浩 铁死亡相关基因作为皮肤黑色素瘤预后因素的多组学分析(英文)[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49(02): 159-17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