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的昼夜节律

姜子超, 桑晓雪, 鲁建云, 高丽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24, Vol. 49 ›› Issue (02) : 190 -196.

PDF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24, Vol. 49 ›› Issue (02) : 190 -196.

皮肤瘙痒的昼夜节律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瘙痒是皮肤病最典型和最重要的临床症状之一,也是皮肤病加重或复发的重要诱因之一。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瘙痒的发生和调控机制复杂,目前尚未阐明。临床研究显示在疥疮、慢性瘙痒、特应性皮炎和银屑病中均存在瘙痒夜间加重的情况,提示皮肤瘙痒可呈昼夜节律性改变。皮质醇、褪黑素、人体核心温度、细胞因子及前列腺素等因素是瘙痒昼夜节律的主要调控因素。一些生物钟基因如BMAL1、CLOCK、PER和CRY等,通过调节Janus激酶(Janus tyrosine kinase,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通路与转录因子蛋白家族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等信号通路,在瘙痒的昼夜节律的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生物钟基因对瘙痒昼夜节律调控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进一步研究生物钟基因在瘙痒昼夜节律调控中的作用机制,将为阐明瘙痒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亦可为控制瘙痒和缓解皮肤病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瘙痒 / 昼夜节律 / 生物钟 / 特异性皮炎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姜子超, 桑晓雪, 鲁建云, 高丽华 皮肤瘙痒的昼夜节律[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49(02): 190-196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