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BD分析1990至2019年中国ADHD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

郑楠, 唐均, 段可心, 赵俊涛, 任晓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24, Vol. 49 ›› Issue (09) : 1449 -1455.

PDF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24, Vol. 49 ›› Issue (09) : 1449 -1455.

基于GBD分析1990至2019年中国ADHD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对个人健康及社会存在显著影响。本研究旨在分析1990至2019年中国ADHD的疾病负担情况并进行预测,为国家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GBD)数据库数据,描述1990至2019年中国ADHD的发病率、患病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使用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预测其2020至2029年的疾病负担情况。结果:1990至2019年ADHD的发病率、患病率、DALY率均呈上升趋势,男性各标化率均远高于女性,5~9岁为发病率较高的年龄段。患病率和DALY率均在10~14岁达到高峰,之后随着年龄增加逐渐降低,成年后ADHD仍然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疾病负担。预测结果提示中国2020至2029年ADHD标化发病率呈缓慢下降趋势,标化患病率和标化DALY率在2020至2025年缓慢上升,随后有所下降,2029年可能分别达到112.28/10万、2 070.03/10万、25.41/10万。结论:ADHD是一种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疾病,但目前对成人ADHD的认知、诊断和治疗的重视程度依然不足。建议在现有疾病监测的基础上,关注成年ADHD的早诊断和早治疗,以减轻疾病对患者及社会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 疾病负担 / 预测 / 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 / 伤残调整寿命年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郑楠, 唐均, 段可心, 赵俊涛, 任晓梅 基于GBD分析1990至2019年中国ADHD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49(09): 1449-145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