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NT10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

袁力, 周平, 赵永锋, 李家乐, 章燕, 刘稳刚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25, Vol. 50 ›› Issue (03) : 402 -415.

PDF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25, Vol. 50 ›› Issue (03) : 402 -415.

WNT10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s,PTC)淋巴结转移与患者复发和生存率密切相关,现有技术难以检测隐匿性颈部淋巴结转移,寻找准确预测PTC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标志物和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WNT10A在PT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探讨WNT10A基因敲减在PTC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基于基因表达水平的交互式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和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癌症数据分析门户(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ra Cancer data analysis Portal,UALCAN)数据库在线分析WNT10A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RT-PCR)法检测32例PT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WNT10A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58例PTC标本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WNT10A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选取K1和TPC-1细胞进行细胞实验,采用Celigo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观察干扰后肿瘤细胞增殖情况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干扰后肿瘤细胞体外转移、侵袭能力。建立PTC异种移植瘤模型,观察并记录裸鼠的生长状态,根据瘤体重、体积比较2种细胞株成瘤结果差异。采用mRNA-seq法筛选WNT10A调控的差异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和基于独创性路径分析(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的经典通路分析。采用real-time 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验证WNT10A对Tec激酶信号通路下游关键分子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GEPIA和UALCAN数据库分析显示WNT10A mRNA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均P<0.01)。Real-time RT-PCR结果显示WNT10A mRNA在PTC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WNT10A在PTC癌组织中高表达,与相应的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与PTC的多灶性、腺外侵袭及淋巴结转移相关。WNT10A基因敲减能够显著抑制K1和TPC-1细胞的增殖,改变细胞周期分布,增加凋亡细胞占比(均P<0.01)。细胞划痕及Transwell侵袭实验发现敲减WNT10A基因能够降低K1和TPC-1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裸鼠荷瘤实验证明敲减WNT10A基因在TPC-1细胞株中起抑制肿瘤的作用。GO分析和IPA显示Tec激酶信号通路是WNT10A作用的关键信号通路;real-time 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验证结果显示在K1细胞系中敲减WNT10A后,Tec激酶信号通路下游关键基因STAT3、MAPK8、TNFRSF21和AKT2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调。结论:WNT10A基因在PTC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PTC的侵袭、转移有关,其高表达具有促进PTC细胞增殖及侵袭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ec激酶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 WNT10A / 增殖 / 侵袭 / 转移 / Tec激酶信号通路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袁力, 周平, 赵永锋, 李家乐, 章燕, 刘稳刚 WNT10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 50(03): 402-41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