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儿童急性肝衰竭

田娜, 孙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25, Vol. 50 ›› Issue (02) : 266 -274.

PDF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25, Vol. 50 ›› Issue (02) : 266 -274.

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儿童急性肝衰竭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儿童急性肝衰竭(pediatric acute liver failure,PALF)是一种严重、罕见的临床综合征,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内科药物治疗、人工肝治疗及肝移植3种。其中内科药物治疗的疗效欠佳,肝移植疗效确切,但供体来源紧张且费用昂贵,因此非生物型人工肝(non-bioartificial liver,NBAL)支持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治疗方式,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为病变肝功能的恢复及肝移植的桥接治疗争取时间。常用的NBAL的技术有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血浆吸附(plasma adsorption,PA)、白蛋白透析(albumin dialysis,AD)及联合治疗方案等可供临床治疗选择。治疗性PE通过置换血浆清除毒素,适用于肝衰竭辅助治疗;高容量PE则用于急性肝衰竭,但成本较高;PA及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利用吸附清除特定毒素,减少血浆用量;AD装置则通过不同机制清除大分子毒素;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则联合多种模式提高溶质清除效率。故阐明不同NBAL技术模式在儿科急性肝衰竭领域的应用及发展的临床特点,有望为NBAL支持系统治疗在儿科临床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儿童 / 急性肝衰竭 / 非生物型 / 人工肝 / 血液净化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田娜, 孙嫱 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儿童急性肝衰竭[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 50(02): 266-27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