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摘要
目的 探讨伴有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的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LPR)患者的反流类型。方法 应用14C呼气试验和24 h阻抗-pH监测(24 h MII-pH),将所有LPR患者分为HP(+)的LPR患者(实验组)和HP(-)的LPR患者(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行电子喉镜检查,并根据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eflux symptom index, RSI)、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eflux finding score, RFS)进行评分,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其RSI及RFS评分、反流总次数、酸性反流次数、非酸性反流次数及上述反流类型的差异。结果 结合24 h MII-pH监测及14C呼气试验结果,54例LPR(+)患者中,实验组14例(HP+),对照组40例(HP-),HP感染率25.93%(14/54)。实验组和对照组其RSI(P=0.424>0.05)及RFS(P=0.382>0.05)量表总分及各项症状、体征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咽喉部总反流次数(P=0.470>0.05)、酸性反流次数(P=0.207>0.05)及非酸反流次数(P=0.921>0.05),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实验组非酸反流比例显著大于酸性反流(57.14%vs. 14.29%,P+Non-acid=0.046),但混合反流和非酸反流、酸性反流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混合反流和非酸反流比例均大于酸性反流(45.00%vs. 15.00%,P-Mix=0.003;40.00%vs. 15.00%,P-Non-acid=0.012),但混合反流和非酸反流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651)。结论 与HP(-)LPR患者相比,HP(+)LPR患者其反流类型以非酸反流为主,咳嗽、假声带沟及喉内黏液附着等症状体征表现更加明显。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
咽喉反流
/
MII-pH监测
/
反流类型
/
反流症状指数量表
/
反流体征评分量表
Key words
刘小红, 张青青, 郭瑞昕, 强茵, 石瑶, 杨皓楠, 曹楠, 加伟, 谢萌
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咽喉反流患者的反流类型分析[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24, 38(06): 108-114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