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代偿中神经系统可塑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汪学志, 杨令, 黄颖茜, 吕萍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 2025, Vol. 39 ›› Issue (02) : 132 -139.

PDF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 2025, Vol. 39 ›› Issue (02) : 132 -139.

前庭代偿中神经系统可塑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前庭疾病会导致眩晕、平衡丧失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当前庭功能受损时,一种称为前庭代偿(vestibular compensation, VC)的现象会在受伤后的几个小时或几天内发生。VC是涉及神经系统中一系列重排的神经可塑性过程,其分为快速而完全的静态代偿和缓慢而不完全的动态代偿。双侧前庭核团电生理的再平衡是静态代偿的主要机制,而动态代偿包括前庭适应、替代、习服三种机制,涉及全脑中枢神经系统的整体重组。本文现综述VC中神经系统可塑性机制的研究进展,从前庭核中分子的改变、细胞增殖和兴奋、突触的可塑性和传递以及神经环路的改变等一系列可塑性变化来解释静态代偿机制;通过全脑中枢神经系统的重组来解释动态代偿机制。以期为今后国内前庭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策略进一步改进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

前庭疾病 / 前庭代偿 / 动态症状 / 静态症状 / 动态代偿 / 静态代偿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汪学志, 杨令, 黄颖茜, 吕萍 前庭代偿中神经系统可塑性机制的研究进展[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25, 39(02): 132-13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