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耳草表型特征多样性分析

唐世梅, 黄安琪, 陈之林, 罗佳琳, 李昕, 晋宇轩, 田代科

植物研究 ›› 2024, Vol. 44 ›› Issue (04) : 540 -553.

PDF
植物研究 ›› 2024, Vol. 44 ›› Issue (04) : 540 -553.

虎耳草表型特征多样性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为了全面理解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的种内多样性,探讨种下分类的可能性,为资源保护及创新利用提供参考,对全国43个虎耳草居群的33个性状进行观察记录,通过数量性状变异和质量性状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该种的表型性状多样性。结果表明:(1)数量性状变异系数为0.05~0.67,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为0.19~1.39,居群间斑纹分布式样和叶色多样性水平高,匍匐茎分枝数和叶长宽比分别为最不稳定和最稳定的性状。(2)数量性状和导出性状变异系数普遍较大、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普遍较高及各主成分的贡献率较分散,因此不宜仅仅依靠形态特征对该种进行种下分类。(3)虎耳草居群间各性状相关性存在差异,叶长和叶宽、下长花瓣长和下短花瓣长、下长花瓣宽和下短花瓣宽等性状相关性显著。(4)基于形态聚类结果可将国产虎耳草分为3个分支,并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其中分支Ⅰ由8个西南居群、2个华东居群和3个西北居群组成;分支Ⅱ由4个华东居群、4个华中居群、4个西南居群和1个西北居群组成,这一类表型的虎耳草分布广泛;分支Ⅲ由10个华中居群、6个西南居群和1个华东居群组成。

关键词

虎耳草属 / 数量分类学 / 形态 / 聚类分析 / 主成分分析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唐世梅, 黄安琪, 陈之林, 罗佳琳, 李昕, 晋宇轩, 田代科 虎耳草表型特征多样性分析[J]. 植物研究, 2024, 44(04): 540-55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