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术后桥接DSA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吕祖艳, 曹敦宇, 昝宏翔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2024, Vol. 27 ›› Issue (09) : 1117 -1121.

PDF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2024, Vol. 27 ›› Issue (09) : 1117 -1121.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术后桥接DSA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以2020-01—2023-01宣城市中心医院治疗的66例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且发病4.5 h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术后患者为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DSA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替罗非班联合DSA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动脉平均流速(M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96.97%比75.76%,χ2=6.339,P<0.05)。治疗后观察组Vm高于对照组[(19.53±0.65) cm/s比(18.97±0.78) cm/s],PI、RI低于对照组[(14.39±4.67) kPa·s·m-1比(21.43±6.58)kPa·s·m-1,(50.53±5.92)kPa·s·m-1比(58.72±7.89)kPa·s·m-1](分别为t=3.168、5.012、4.770,P<0.05)。治疗后观察组C-IMT、Crouse积分低于对照组[(1.28±0.13)mm比(1.37±0.15)mm,(3.09±0.43)分比(3.58±0.51)分](分别为t=2.605、4.220,P<0.05)。治疗后观察组VEGF高于对照组[(478.62±39.43)ng/L比(425.84±43.92)ng/L],MMP-9、AngⅡ低于对照组[(129.57±23.76)μg/L比(153.46±25.98)μg/L,(51.62±10.63)ng/L比(59.72±12.38)ng/L](分别为t=5.137、3.898、2.852,P<0.05)。结论 DSA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提高效果,促进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降低C-IMT、Crouse积分,调节血管活性因子。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 神经介入取栓术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替罗非班 / 阿替普酶 / 静脉溶栓 / 血管活性因子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吕祖艳, 曹敦宇, 昝宏翔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术后桥接DSA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7(09): 1117-1121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