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麦角林联合经颅刺激仪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对脑内代谢的影响

佘晓梅, 张亮亮, 张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2024, Vol. 27 ›› Issue (08) : 966 -970.

PDF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2024, Vol. 27 ›› Issue (08) : 966 -970.

尼麦角林联合经颅刺激仪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对脑内代谢的影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尼麦角林联合经颅刺激仪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对脑内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10—2023-03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97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尼麦角林组(n=99)、联合组(n=98),尼麦角林组给予尼麦角林治疗,联合组给予尼麦角林+经颅刺激仪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状态(MMSE评分、RBMT评分)、脑内代谢(NAA/Cr、Cho/Cr)及ERP(P300波幅、P300潜伏期)变化,以及2组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NSE、S-100β、UCH-L1、GFAP)水平。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MMSE评分(27.46±4.01比24.19±3.05)、RBMT评分(21.05±4.34比17.38±3.16)均明显高于尼麦角林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NAA/Cr水平(1.83±0.24比1.62±0.30)明显高于尼麦角林组,Cho/Cr水平(0.91±0.12比1.32±0.21)明显低于尼麦角林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波幅水平(5.78±1.33比4.61±1.23)明显高于尼麦角林组,潜伏期(207.46±18.92比331.24±16.85)明显低于尼麦角林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NSE(10.16±2.60比13.26±3.53)、S-100β(1.59±0.33比2.45±0.26)、UCH-L1(53.82±8.03比75.29±9.83)、GFAP(10.36±2.10比14.50±2.39)水平均明显低于尼麦角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麦角林联合经颅刺激仪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疗效较好,可缩短P300潜伏期,增大波幅,进而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脑代谢、降低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有关。

关键词

脑卒中 / 尼麦角林 / 经颅刺激仪 / 认知障碍 / 脑内代谢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佘晓梅, 张亮亮, 张黎 尼麦角林联合经颅刺激仪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对脑内代谢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7(08): 966-970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