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动态增强技术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

余敏, 黄宁, 周金林, 余燕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2024, Vol. 27 ›› Issue (07) : 858 -862.

PDF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2024, Vol. 27 ›› Issue (07) : 858 -862.

MRI动态增强技术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究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DCE-MRI)在垂体微腺瘤(PM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巴中市中心医院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20例疑似PMA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行DCE-MRI检查,以临床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DCE-MRI对PMA的诊断价值,对比微腺瘤组织与邻近组织的DCE-MRI信号强度曲线类型、DCE-MRI参数及不同质地垂体瘤组织的DCE-MRI参数。结果 经病理诊断,120例患者中PMA患者阳性83例,阴性37例。DCE-MRI诊断81例阳性,39例阴性,其中漏诊5例,误诊3例,诊断敏感度93.98%,特异度91.89%,准确率93.33%,阳性预测值96.30%,阴性预测值87.18%,Kappa值0.846,与病理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PMA组织DCE-MRI信号强度以Ⅱ型、Ⅲ型为主,邻近正常组织以Ⅰ型、Ⅱ型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A组织Kep、Ktrans、Ve、MSI值显著低于邻近正常组织,TTP值显著高于邻近正常组织(P<0.05)。83例PMA中23例质硬,60例质软,质硬组Kep、TTP值显著高于质软组(P<0.05),Ktrans、Ve、MSI值显著低于质软组(P<0.05)。结论 DCE-MRI扫描可有效提高PMA检出率,通过扫描获得的TIC类型、DCE-MRI参数可用于鉴别肿瘤病灶大小、范围、质地等,为临床手术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垂体微腺瘤 / 垂体瘤 / 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 / 病理检查 / 诊断价值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余敏, 黄宁, 周金林, 余燕 MRI动态增强技术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7(07): 858-862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