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

李海杰, 谭富强, 司徒嘉欣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2024, Vol. 27 ›› Issue (06) : 674 -679.

PDF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2024, Vol. 27 ›› Issue (06) : 674 -679.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血肿清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2019-06—2023-06采用脑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CD)的30例患者作为CD组,根据CD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按1∶2比例采用倾向匹配法从术后未发生CD的患者中筛选60例患者纳入无认知功能障碍(NCD)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将其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代入Logistic分析,探索术后发生CD的相关因素(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各项相关因素采用概率法拟合构建风险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与风险模型对HICH血肿清除术后CD发生的预测价值,计算诊断临界(cut-off)值。结果 2组患者术中MAP均值、BIS均值与术后24 h S100β、NSE、SO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高MAP、BIS均值及术后24 h高SOD水平为HICH血肿清除术后CD发生的保护因素(OR<1,P<0.05),术后24 h S100β、NSE水平较高为CD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术中MAP均值≤89.815 mm Hg、术中BIS均值≤55.550、S100β≥1.957 g·L-1、NSE≥34.765 g·L-1、SOD≤67.865 U·L-1对于HICH血肿清除术后CD发生均具有中等预估价值(0.7<0.05),据此构建的风险模型对于HICH血肿清除术后CD发生率具有较高预估价值(AUC>0.9,P<0.05)。结论 术后24 h高SOD水平为HICH血肿清除术后发生CD的保护因素,术后24 h S100β、NSE水平较高为CD发生的危险因素,据此完善围术期检查及术中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 血肿清除术 / 认知功能障碍 / 颅内血肿清除术 / 保护因素 / 危险因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李海杰, 谭富强, 司徒嘉欣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7(06): 674-67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