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分析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

项良旭, 李美英, 凤兆海, 徐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2024, Vol. 27 ›› Issue (12) : 1465 -1470.

PDF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2024, Vol. 27 ›› Issue (12) : 1465 -1470.

基于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分析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利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分析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10—2023-06就诊于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并经颈动脉彩超确诊的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114例,根据磁共振血管壁成像结果分为易损斑块组65例和稳定斑块组49例,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外周血检查结果,采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纤维蛋白原和白蛋白是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患者年龄越大出现易损斑块的概率越大(OR=1.054,95%CI:1.002~1.108),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越大出现易损斑块的概率越大(OR=1.052,95%CI:1.009~1.098),白蛋白值越高出现易损斑块的概率越小(OR=0.846,95%CI:0.754~0.948)。结论 年龄、NLR、FAR、纤维蛋白原和白蛋白是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和干预易损斑块可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 易损斑块 / 炎症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 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项良旭, 李美英, 凤兆海, 徐竞 基于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分析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7(12): 1465-1470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