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再出血转化风险的预测模型及验证

杨莹莹, 吕凤华, 杨风刚, 张振岭, 崔明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2024, Vol. 27 ›› Issue (10) : 1279 -1283.

PDF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2024, Vol. 27 ›› Issue (10) : 1279 -1283.

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再出血转化风险的预测模型及验证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后发生再出血转化的风险因素,明确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预测ACI方面的作用。方法 收集2020-03-01—2023-05-01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神经内科连续入住的132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溶栓后再出血转归情况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并以同期住院的79例ACI患者作对照。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出血相关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线性关系图模型,对其进行验证,最后通过训练集合和确认集合的ROC曲线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训练集中再出血组53例,未出血组79例,再出血转化率40.1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CT早期梗死面积(OR=3.766,95%CI:1.009~14.066)、基线NIHSS评分(OR=1.298,95%CI:1.010~1.669)以及NLR(OR=3.730,95%CI:1.733~8.030)是ACI患者溶栓后再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溶栓药物剂量(OR=0.755,95%CI:0.666~0.855)是ACI患者溶栓后再出血转化的保护因素。ROC曲线显示血清NLR水平预测ACI患者溶栓后再出血转化的AUC=0.809(95%CI:0.730~0.887)。通过构建列线图模型对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训练集与验证集C-index分别为0.947和0.826。ROC曲线分析显示,训练集AUC=0.950(95%CI:0.914~0.98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1%和92.5%;验证集AUC=0.869(95%CI:0.794~0.94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5%和64.1%。结论 基线NIHSS评分、CT早期梗死面积、NLR以及溶栓药物剂量为ACI患者溶栓后再出血转化风险的影响因素,以上述指标建立的疾病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效能。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 再出血转化 / 溶栓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 血清 / 风险模型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杨莹莹, 吕凤华, 杨风刚, 张振岭, 崔明鹏 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再出血转化风险的预测模型及验证[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7(10): 1279-128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