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治疗后梗死病灶内组织损伤程度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闫博阳, 许丽华, 朱剑芒, 姜国清, 钱文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2025, Vol. 28 ›› Issue (07) : 844 -849.

PDF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2025, Vol. 28 ›› Issue (07) : 844 -849.

溶栓治疗后梗死病灶内组织损伤程度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溶栓治疗后梗死病灶内组织损伤程度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01—2023-01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2例为研究对象,治疗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分为预后良好组(m RS≤2分)和预后不良组(m RS≥3分)。采用Ktrans值评估溶栓治疗后梗死病灶内组织损伤程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ROC曲线评估梗死病灶内组织损伤程度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访3个月后共3例患者失访,最终纳入199例,其中59例mRS评分≥3分,为预后不良组,其余140例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良好组房颤占比较预后不良组少,梗死体积、基线NIHSS评分较预后不良组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房颤(OR=3.535,95%CI:1.125~11.106)、NIHSS评分(OR=1.352,95%CI:1.177~1.552)、溶栓后梗死体积(OR=1.443,95%CI:1.044~1.995)、溶栓后Ktrans值(OR=5.183,95%CI:2.923~9.189)是溶栓治疗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溶栓后Ktrans值评估预后的AUC最高,为0.831(95%CI:0.772~0.880),特异度62.41%,敏感度89.93%。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后梗死病灶内组织损伤程度与预后有关,除最大限度减少梗死体积外,降低梗死病灶内组织损伤程度可能是溶栓治疗改善患者预后的机制。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溶栓 / 梗死病灶 / 梗死体积 / 预后 / Ktrans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闫博阳, 许丽华, 朱剑芒, 姜国清, 钱文军 溶栓治疗后梗死病灶内组织损伤程度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5, 28(07): 844-84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