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NIHSS评分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24 h内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分析

许春阳, 赵珂, 王运良, 苗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2025, Vol. 28 ›› Issue (05) : 613 -619.

PDF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2025, Vol. 28 ›› Issue (05) : 613 -619.

不同NIHSS评分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24 h内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2~24 h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0-01—2022-06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筛选发病时间≤4.5 h且符合静脉溶栓标准的患者,头颈CTA或MRA证实患者无大中血管闭塞证据,发病机制推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根据溶栓后2~24 h是否应用替罗非班作为分组标准,将患者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且依据NIHSS评分是否≤4分对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有效性评价指标:90 d时的残疾水平,通过修改后的Rankin量表评分(mRS)从0(无症状)到6(死亡)的总体分布来衡量。安全性评价指标:48 h内出现颅内出血及其他部位出血的发生率,90 d时患者病死率。结果 共筛选542例患者,符合入组标准450例,其中14例随访缺失,最终入组共计436例[中位年龄64岁,男265例(60.8%)],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PSM)后替罗非班组132例,对照组132例,90 d时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mRS评分中位数比较[1(0,3)比3(1,4)],替罗非班组患者残疾程度相对较低(P<0.05)。替罗非班组48 h内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3.9%,对照组为3.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身体其他部位出血及病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亚组分析显示,NIHSS评分≤4分患者90 d时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mRS评分中位数比较[1(0,1)比1(0,2)],无统计学差异(P>0.05);NIHSS评分≥5分患者90 d时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mRS评分中位数比较[3(2,4)比4(4,4)],替罗非班组患者残疾程度较低(P<0.05)。NIHSS评分≤4分或≥5分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出血及死亡风险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发病机制推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24 h内应用替罗非班针能提高患者90 d时功能预后,尤其是NIHSS评分≥5分,且未增加患者出血及死亡风险。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 / 缺血性卒中 / 静脉溶栓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 替罗非班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许春阳, 赵珂, 王运良, 苗旺 不同NIHSS评分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24 h内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5, 28(05): 613-61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