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Burkit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张莹丽, 李莹, 杨会杰

肿瘤基础与临床 ›› 2025, Vol. 38 ›› Issue (01) : 24 -28.

PDF
肿瘤基础与临床 ›› 2025, Vol. 38 ›› Issue (01) : 24 -28.

儿童Burkit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Burkit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型、分子遗传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濮阳油田总医院收治的4例Burkitt淋巴瘤患儿,回顾性分析其病理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结果、EB病毒检测结果、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并学习分析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3~10岁,发生部位分别为2例颌骨、1例小肠、1例回盲部;镜下观察4例患儿组织学形态相似,均表现为弥漫一致的中等大小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呈镶嵌型排列,“星空现象”明显,可见较多核分裂相和核碎片。4例患儿B细胞相关抗原均呈弥漫强阳性,包括CD19、CD20、CD79α、PAX-5、CD10、BCL-6、CD43,不表达BCL-2,Ki-67增殖指数均在90%以上,C-MYC表达弥漫强阳性,其中2例P53呈突变型,而CD5、CD3、CyclinD1和TDT均呈阴性。结论 Burkitt淋巴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B细胞淋巴瘤,具有典型的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病理学特征可以明确诊断。由于Burkitt淋巴瘤生长迅速,预后不佳,随着其标准化治疗方案发展与应用,早期发现与治疗对于改善Burkitt淋巴瘤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Burkitt淋巴瘤 / 病理诊断 / 预后 / 早期诊断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莹丽, 李莹, 杨会杰 儿童Burkit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J].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5, 38(01): 24-28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