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影像后处理技术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吴芳, 师丽萍, 豆丽华

肿瘤基础与临床 ›› 2025, Vol. 38 ›› Issue (01) : 45 -47.

PDF
肿瘤基础与临床 ›› 2025, Vol. 38 ›› Issue (01) : 45 -47.

多层螺旋CT影像后处理技术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影像后处理技术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入组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疑似早期肺癌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轴位平扫和影像后处理技术进行诊断,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多层螺旋CT轴位平扫和影像后处理技术的应用效能。结果 本组7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早期肺癌和良性结节患者分别为44、26例,其中44例早期肺癌患者中有10例患者已出现淋巴结转移。多层螺旋CT影像后处理技术对分叶征、血管集束征、棘突征、细支气管征、空泡征、短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等影像学特征的诊断准确率均较轴位平扫高(χ2=22.012,P<0.001;χ2=20.453,P<0.001;χ2=17.479,P<0.001;χ2=4.379,P=0.030;χ2=6.011,P=0.023;χ2=17.016,P<0.001;χ2=5.173;P=0.029)。多层螺旋CT影像后处理技术对早期肺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均优于轴位平扫。结论 临床上对疑似早期肺癌患者诊断时应用多层螺旋CT影像后处理技术,可协助区分肿瘤性质,从而评估肺结节良恶性风险,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 影像后处理技术 / 轴位平扫 / 早期肺癌 / 淋巴结转移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吴芳, 师丽萍, 豆丽华 多层螺旋CT影像后处理技术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J].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5, 38(01): 45-4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