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幽灵智能:数字资本主义中“非物”的历史现象学透视

牛俊伟, 林晨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Vol. 37 ›› Issue (02) : 126 -134.

PDF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Vol. 37 ›› Issue (02) : 126 -134.

生成式幽灵智能:数字资本主义中“非物”的历史现象学透视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智能社会中的物,以一种非物(Undinge)的形态存在。数字资本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媒介,将人类生存世界数据化,带来的是意义世界的匮乏。这种去物化实质上是一种更深度的数字物化现实,并服务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再生产。Sora的问世在技术层面上预示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叙事方式的转变,也使数字技术的意识形态规训格局发生转向。作为一般智力对象化的产物,人工智能具有“幽灵般的对象性”。它不仅自身具备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质性,而且在运行过程中还体现着意识形态的物质性实践和主体询唤机制。从ChatGPT到Sora的升级将引发数字“拟像”和数字“景观”在现实的内爆,以数字第三持存的幽灵智能形式会加速社会编码化发展的进程,导致更加普遍的无产阶级化。因此,对人工智能进行技术哲思不应只停留在数字资本主义的现象表层,还要深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位,透视人工智能从幽灵对象到幽灵智能的演进谱系,揭示物到非物的幽灵化进程的本质,击碎资本同技术合谋的幻象,对智能拜物教进行祛魅,从而揭示数字资本主义颠倒的生产关系。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 意识形态机器 / ChatGPT / Sora / DeepSeek / 数字资本主义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牛俊伟, 林晨 生成式幽灵智能:数字资本主义中“非物”的历史现象学透视[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37(02): 126-13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