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粹主义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风险、原因分析及应对之道

户振亚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Vol. 37 ›› Issue (03) : 20 -29.

PDF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Vol. 37 ›› Issue (03) : 20 -29.

网络民粹主义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风险、原因分析及应对之道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网络民粹主义通过在网络空间宣扬民粹式“平等观”“民主观”“文化观”“人民观”“心理观”来异化共同富裕战略、唱衰全过程人民民主、解构民众文化自信、误读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煽动群众产生极化心理,企图动摇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消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网络民粹主义生发背景广泛、组成要素多元、主要议题具有迷惑性,复杂的本质特性是其产生影响的主导因素;算法时代的技术赋权与规则重塑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和传播格局,成为网络民粹主义传播的“助推剂”;网络民粹主义传播转向方式隐蔽、隐喻难辨、受众广泛的图像化叙事,加剧了传播强度、增强了辨别难度、扩大了影响宽度。应对网络民粹主义,要把握其生发与消解规律,通过宣传教育引导民众认清社会矛盾的暂时性、技术赋权的两面性以及部分自媒体的煽动性,用科学理论消除网络民粹主义迷雾;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建立网络信息传播预警机制,构建网络思潮治理“联防联控”机制,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日常巡视监督机制;培养网络意见领袖引导正向舆论,提高网民的图像化素养,形塑并及时更新反映主流意识形态的图像资源,有力回击网络民粹主义的图像化渗透,牢牢掌握信息传播主动权,切实筑牢意识形态阵地。

关键词

网络民粹主义 / 主流意识形态 / 话语权 / 网络治理 / DeepSeek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户振亚 网络民粹主义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风险、原因分析及应对之道[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37(03): 20-2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