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的认定困境与规则完善——基于142份判决的分析

王果, 曹梓怡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Vol. 37 ›› Issue (02) : 76 -84.

PDF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Vol. 37 ›› Issue (02) : 76 -84.

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的认定困境与规则完善——基于142份判决的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为平衡著作权人和使用人的利益,我国《著作权法》借鉴“三步检验法”设立了合理使用制度。通过筛选142份裁判文书并对其中的抗辩与裁判理由进行考察,可发现我国合理使用的司法现状呈现三方面特征:一是合理使用制度在规范属性上存在模糊性,实践中既存在被告援引该条款进行侵权抗辩,亦存在法官依职权主动将其作为裁判依据的个案差异;二是部分法院采用“转换性使用”“四要素法”等不同认定标准,不同法院对合理使用的裁判立场不同;三是法院普遍对合理使用持保守态度,被告胜诉率低。从司法现状可窥见,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适用困境有两点:一是一般要件的使用顺序任意,且解释仅停留在字面含义,并未厘清“三步检验法”一般要件的适用路径;二是兜底条款并未放宽合理使用的适用范围,实践中借鉴域外标准来解释“适当引用”的做法突破了立法框架,实质上未能建成半开放立法模式。为破解合理使用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困境,首先应明确合理使用是对著作权人的权利限制而非使用人的权利这一法律属性;其次应规范“三步检验法”的适用顺序,将一般要件视为限制要件而非一般原则,并结合“四要素法”来弥补“正常使用”和“不合理地损害”的解释缺陷。此外,“适当引用”情形应当要求新作完成原作的转化,避免变相拓宽合理使用范畴。如此,有助于平衡权利人与使用人的利益,推动著作权法律的公平适用,提升司法裁判的统一性与法律公信力。

关键词

著作权 / 合理使用 / 三步检验法 / 转换性使用 / 四要素法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王果, 曹梓怡 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的认定困境与规则完善——基于142份判决的分析[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37(02): 76-8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