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短视频国际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及组态路径研究——基于YouTube平台34个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QCA)

王超群, 廖明珠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Vol. 37 ›› Issue (03) : 170 -181.

PDF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Vol. 37 ›› Issue (03) : 170 -181.

“中国故事”短视频国际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及组态路径研究——基于YouTube平台34个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QCA)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短视频是跨文化传播语境下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探讨“中国故事”短视频国际传播效果的影响机制意义重大。以YouTube平台上34个“中国故事”短视频为研究对象,借鉴“启发-系统模型”,从情境和内容属性层面提炼出7个条件变量,运用定性比较法分析“中国故事”短视频国际传播的影响因素及组态路径。研究结果发现,能够有效提升传播效果的路径主要有三种构型:软性话题的精准营销型、硬性话题的共情叙事型和多元话题糅合的民间叙事型。其中,软性话题如美食文化类主要通过精准内容营销来吸引海外受众关注;硬性话题如政经科技类视频,通常借助主流媒体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再结合实况展示和情感共鸣式的叙事技巧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而多元话题糅合的民间叙事型则借助国内外自媒体的力量,将不同类型的中国元素融合进去,利用多语种字幕和特色文化符号构建起跨越国界的交流桥梁。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未来应坚持官民话语合作思维、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关系搭建思维和网络营销思维,从信息接触和信息认同两个维度,着力提升海外受众对“中国故事”的感知与理解,从而实现文化共情和价值认同。

关键词

“中国故事” / 短视频 / 定性比较分析 / 国际传播效果 / 组态路径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王超群, 廖明珠 “中国故事”短视频国际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及组态路径研究——基于YouTube平台34个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QCA)[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37(03): 170-181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