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数据风险及其法律规制

刘辉, 雷崎山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Vol. 36 ›› Issue (04) : 40 -51.

PDF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Vol. 36 ›› Issue (04) : 40 -51.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数据风险及其法律规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引领技术变革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法律风险。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运行机理,可以发现其中存在四大类数据安全风险,其主要原因在于算法高度信任对法益保护的冲击、技术演变中科技伦理规范的缺失以及用户数据主体权利保障不足等。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数据输入阶段的数据源合规风险,研发企业内部应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数据合规计划,并在合规计划中制定详细具体的风险规制措施,强化企业合规经营;与此同时,通过多种措施积极响应用户对于数据主体权利的请求,确保模型训练数据来源合法合规。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模型处理阶段的算法黑箱与算法偏见风险,应加大监管力度,重点关注算法的安全性与公平性,积极推进并完善相关立法,细化算法备案和算法解释义务,提高算法技术透明度,落实算法主体责任。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内容输出阶段的数据滥用风险,应优化监管机制,实现全链条合法性监管,完善科研伦理规范并予以实质审查,引领技术向善,实现科技向善治理。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数据存储阶段的数据泄漏风险,应通过技术与管理制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方位规制,严格控制数据共享范围并贯彻数据分级分类保护,及时有效地防范数据泄露风险。

关键词

智能算法 / 生成式人工智能 / 数据风险 / 法律规制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刘辉, 雷崎山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数据风险及其法律规制[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36(04): 40-51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