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权分置”数据产权制度基本问题阐析

陈丽娜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Vol. 36 ›› Issue (02) : 88 -100.

PDF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Vol. 36 ›› Issue (02) : 88 -100.

“三权分置”数据产权制度基本问题阐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对数据产权给予恰当的权利定位,有助于让数据成为创造和捕获价值的新经济资源。数据的价值在于使用,而传统数据产权模式在促进数据流动、体现公平分配、保障数据安全等方面存在局限,依循既有的概念术语和体系结构难以实现数据价值化的经济过程,立法规则的留白处理也导致学界对数据产权的理论界定逻辑和实施路径莫衷一是。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现有法律对新问题作出规范化解释。根据数据资源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特性,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数据产权制度框架被创造性提出,这摆脱了“权属决定流转”的桎梏。“三权分置”围绕数据价值形成和实现的过程建立了结构性产权分置制度,这与数据产业链的运行逻辑一脉相承;三权之间的结构性关系建构于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流转状态,因而更利于满足多元主体对高质量可再利用数据要素的需求。但“三权分置”数据产权制度采用的“产权”概念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财产权或产权概念,它的法理正当性、立法可行性等问题仍需详加讨论和细致分析。“三权分置”产权制度的理论逻辑可以从两阶层、内外部的立体结构体系加以理解,明晰该制度的基本问题将对我国数据产权制度体系的深入研究有较大助益。

关键词

三权分置 / 数据产权 / 数据要素 / 数字经济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陈丽娜 “三权分置”数据产权制度基本问题阐析[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36(02): 88-100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