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美学与气氛美学的跨文化互释

韦拴喜, 岳湘凡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Vol. 36 ›› Issue (02) : 165 -173.

PDF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Vol. 36 ›› Issue (02) : 165 -173.

意境美学与气氛美学的跨文化互释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在全球化语境下,作为中国美学之独特形态的意境美学,与西方晚近兴起的气氛美学之间存在颇多可比照阐发、交流互鉴之处。在主客关系上,意境美学与气氛美学都打破了传统美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分别以“心-物”模式和“身-物”模式致力于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间性关系的建构;不过意境美学融入与运用了综合的审美心理机能,侧重审美活动中精神性体验,将气氛美学中建立在感知学之上的“自然之物”进行了抬升和跨越,故作为意境美学基本单位的意象可以视为气氛之物的形而上之维。正是由于以上关联之处,一方面通感联觉是两种美学重要的审美生理-心理基础之一,另一方面作为审美范畴的“意境”和“气氛”都处于不断生成的状态之中,因而审美主体获得的美感体验都是历时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绵延”的美感。同时,意境美学和气氛美学都是在空间中进行审美,共同关注意境与气氛所营造的“虚实空间”。不仅如此,在情景创设、情调营造等方面,意境美学与气氛美学又可落实为一种共通的审美创造方案。基于以上事实,在意境美学与气氛美学之间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对话,既可为中西美学在交流互鉴中实现创新融合提供案例,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中国古典美学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

意境美学 / 气氛美学 / 主体间性 / 通感 / 创造论美学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韦拴喜, 岳湘凡 意境美学与气氛美学的跨文化互释[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36(02): 165-17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