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放大机制研究——基于价值累加理论的扎根分析

张群祥, 朱凯, 黎静仪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Vol. 36 ›› Issue (04) : 166 -176.

PDF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Vol. 36 ›› Issue (04) : 166 -176.

网络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放大机制研究——基于价值累加理论的扎根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借助网络媒体持续关联与聚合、发酵与扩散,极大地影响着公众的情感和态度,易引发集体非理性恐慌,网络时代信息扩散和迭代呈现全新特征和趋势,故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放大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结合“土坑酸菜”事件,利用Python技术获取媒体原始资料,对资料进行扎根编码分析,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放大机制模型。根据编码结果识别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放大六大主范畴,包括结构性诱因、结构性紧张、一般化信念、(有效的)组织动员、社会控制、风险放大,将主范畴内容纳入价值累加理论六大因素中,分析表明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放大是以突发事件为分界点,分为前期蓄势、中期造势、紧急处理三个阶段,前期蓄势和中期造势阶段通过多轮循环相互反馈影响,最终放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在整个风险扩散过程中,网络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的“社会放大站”,其加速了信息传播,强化了公众风险感知。本研究运用价值累加理论、基于宏观和微观整合层面,细化探究了网络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放大的完整过程机制,进一步完善了风险放大SARF研究框架,为相关研究做了有益补充。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 网络风险放大机制 / 价值累加理论 / 土坑酸菜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群祥, 朱凯, 黎静仪 网络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放大机制研究——基于价值累加理论的扎根分析[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36(04): 166-176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