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鲁伍马盆地海底峡谷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

马宏霞, 朱越越, 许小勇, 何云龙, 王红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Vol. 47 ›› Issue (01) : 67 -79.

PDF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Vol. 47 ›› Issue (01) : 67 -79.

东非鲁伍马盆地海底峡谷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针对鲁伍马盆地海底峡谷的发育特征和成因机制认识尚不全面,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结合深水沉积学的相关理论与前人研究成果,开展了对海底峡谷外部形态特征、内部充填结构和成因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鲁伍马盆地发育10个峡谷,整体呈东西走向;垂向上呈上游尖窄V形、下游宽缓U形特征,平面上呈孤立—合并—分散特征;峡谷内部充填沉积类型包括底部滞留沉积、滑塌及块体流搬运体沉积;峡谷外部可见漂积体、麻坑。结合研究区海底峡谷发育背景,认为其可能存在两种成因机制:一是由于下伏地层中天然气向上逃逸形成麻坑,造成地层薄弱易侵蚀,相邻麻坑串联沟通形成峡谷雏形,并在后期含沉积物流体改造与侵蚀下逐渐形成;二是由于下陆坡大型断层的活动导致下陆坡沉积物失稳,导致原始沉积层崩塌形成的重力流事件,在重力流侵蚀作用下而形成。

关键词

鲁伍马盆地 / 海底峡谷 / 地貌特征 / 沉积特征 / 成因机制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马宏霞, 朱越越, 许小勇, 何云龙, 王红平 东非鲁伍马盆地海底峡谷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47(01): 67-7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