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古隆起嘉陵江组一段滩相薄储层分布规律

唐浩, 廖子超, 孙豪飞, 徐唱, 陈骁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Vol. 47 ›› Issue (02) : 18 -31.

PDF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Vol. 47 ›› Issue (02) : 18 -31.

泸州古隆起嘉陵江组一段滩相薄储层分布规律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泸州古隆起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一段—嘉陵江组二段古油藏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原油资源,其中,嘉陵江组一段顶部滩相薄储层分布规律长期认识不清。基于岩芯、岩屑和测井资料,通过开展储层表征、储层成因分析和古地貌重建,明确了其平面展布规律。研究表明:1)储层以薄—中层鲕粒、生屑灰岩为主,粒内溶孔、铸模孔为主要储集空间,物性总体较差,但发育局部高孔渗层。2)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是储层形成的主要动力,易发育颗粒滩沉积和遭受准同生岩溶的沉积古地貌高地是控制储层发育的关键。3)录井统计表明,嘉陵江组一段顶部颗粒岩厚度与地层厚度正相关,说明地层厚薄反映沉积古地貌高低,据此认为泸州古隆起核部、康滇古陆东缘和川中古隆南部这3个主要的地层增厚区是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研究可供嘉陵江组古油藏勘探开发参考,也为国内外滩相薄储层展布研究提供实例。

关键词

碳酸盐岩 / 滩相储层 / 嘉陵江组 / 泸州古隆起 / 四川盆地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唐浩, 廖子超, 孙豪飞, 徐唱, 陈骁 泸州古隆起嘉陵江组一段滩相薄储层分布规律[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47(02): 18-31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