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素样分子α对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形成新生血管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段淑香, 孟海燕, 孙萍, 张宁, 牛洪梅, 赵中松, 李浩元, 马永晖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 2024, Vol. 45 ›› Issue (01) : 41 -45.

PDF (1300KB)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 2024, Vol. 45 ›› Issue (01) : 41 -45.

抵抗素样分子α对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形成新生血管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331K)

摘要

目的 探讨抵抗素样分子α(又称FIZZ1)对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形成新生血管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分别使用10 nmol/L、20 nmol/L和40 nmol/L的FIZZ1刺激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使用内皮细胞成管实验和内皮细胞迁移实验体外验证FIZZ1在内皮细胞迁移及血管形成中的作用;采用高通量测序检测FIZZ1对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筛选出表达有显著差异的信号通路。结果 在不同浓度的FIZZ1刺激下,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血管形成的面积逐步增加,40 nmol/L的FIZZ1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最强。随着FIZZ1浓度的增加,内皮细胞迁移数量增多,迁移能力逐步增强。高通量基因测序检测中发现共有1 253个基因出现了差异性表达,包括427个上调基因和826个下调基因,其机制可能与COL1A1、FLT4、ITGA3等基因表达显著性差异有关。结论 FIZZ1能在体外使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形成新生血管,其机制可能与COL1A1、FLT4、ITGA3等基因表达显著性差异有关。

关键词

抵抗素样分子α / 血管新生 / 内皮细胞 / 主动脉 / 小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段淑香, 孟海燕, 孙萍, 张宁, 牛洪梅, 赵中松, 李浩元, 马永晖 抵抗素样分子α对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形成新生血管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探讨[J].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 45(01): 41-4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300KB)

2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