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组织中EMC6、C-myc及BCL-2的表达和预后

苗春霞, 王一娜, 张云霞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07) : 62 -68.

PDF (2607KB)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07) : 62 -68.

宫颈癌组织中EMC6、C-myc及BCL-2的表达和预后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2669K)

摘要

目的 通过生信分析,评估EMC6基因在泛癌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免疫相关性及诊断价值,并探究EMC6、C-myc、BCL-2蛋白与宫颈癌的相关性及预后。方法 分析TCGA和GTEx数据库中EMC6在泛癌和宫颈癌的表达,并利用SangerBox和Timer数据库评估EMC6与免疫相关性,以及ROC评估诊断潜力。通过免疫组化在68例宫颈癌及癌旁组织中检测EMC6、C-myc、BCL-2蛋白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使用Phi系数法分析相关性,并利用Kaplan-Meier法评估这些蛋白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宫颈癌中EMC6表达降低,对免疫浸润有显著影响,且诊断准确性较高(AUC=0.819)。免疫组化显示,与宫颈癌旁组织相比,EMC6蛋白表达下降、而C-myc和BCL-2蛋白表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EMC6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 0.05),而C-myc与病理类型相关(P <0.05),BCL-2与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相关(P <0.05)。EMC6与C-myc、BCL-2表达在宫颈癌中呈负相关(Phi=-0.367,P=0.002; Phi=-0.284,P=0.019),且三者与患者总生存期显著相关(P <0.05)。结论 宫颈癌中EMC6蛋白表达下降,与C-myc、BCL-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且这些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总生存期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提示它们可能作为宫颈癌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关键词

EMC6 / C-myc / BCL-2 / 宫颈癌 / 细胞凋亡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苗春霞, 王一娜, 张云霞 宫颈癌组织中EMC6、C-myc及BCL-2的表达和预后[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07): 62-68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607KB)

1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