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地区中老年人群髋部不同位置骨密度与肌肉参数及躯体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高萌, 刘兴利, 宋巍, 吕梁, 王罡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03) : 112 -117.

PDF (655KB)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03) : 112 -117.

昆明地区中老年人群髋部不同位置骨密度与肌肉参数及躯体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670K)

摘要

目的 探讨昆明地区中老年人群髋部不同位置骨密度(BMD)与肌肉参数及躯体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招募中老年志愿者531人,所有志愿者均进行5次坐立实验(FTSST)及髋部定量CT(QCT)检查。使用QCT PRO工作站测量全髋(TH)、股骨颈(FN)、转子间(IT)BMD。用OsiriX软件测量髋部臀大肌、臀中小肌和大腿中段肌肉密度及面积。根据FTSST时间≥12 s或<12 s将男、女志愿者各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组间髋部BMD的差异;以10岁为1个年龄层,将男、女志愿者各分为3组(50~59岁,60~69岁,70岁及以上),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分层中髋部各部位BMD与肌肉参数的相关性,控制年龄、体重指数(BMI),再对以上指标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 女性FTSST阳性组髋部各部位BMD较阴性组低(P <0.001),男性FTSST阳性组与阴性组髋部各部位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校正年龄及BMI后,男性50~59岁及60~69岁年龄组中,FN BMD与臀中小肌密度呈正相关(P <0.05),70岁及以上年龄组TH BMD、FN BMD及IT BMD均与臀中小肌密度呈较强的正相关(P <0.05);女性志愿者50~59岁、60~69岁年龄组髋部BMD与肌肉密度相关性较弱,70岁及以上年龄组各部位BMD与髋部肌肉密度均无关(P> 0.05);男性50~59岁年龄组TH BMD、FN BMD与臀中小肌面积呈负相关(P <0.05);女性70岁及以上年龄组TH BMD、IT BMD与臀大肌面积呈明显负相关(P <0.05)。结论 女性FTSST阳性组髋部各部位BMD较阴性组更低;臀中小肌肌肉密度一定程度上能够作为昆明地区中老年男性股骨颈骨强度的预测指标。

关键词

髋部 / 骨密度 / 肌肉密度 / 肌肉面积 / 定量CT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高萌, 刘兴利, 宋巍, 吕梁, 王罡 昆明地区中老年人群髋部不同位置骨密度与肌肉参数及躯体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03): 112-11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655KB)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