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 MHz电磁辐射暴露对大鼠海马GFAP表达的“窗口效应”

徐晓霜, 熊庆, 张媛, 武慧欣, 和丽梅, 木云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03) : 30 -34.

PDF (995KB)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03) : 30 -34.

1800 MHz电磁辐射暴露对大鼠海马GFAP表达的“窗口效应”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018K)

摘要

目的 在1 800 MHz电磁波照射下,研究电磁波功率密度对SD大鼠海马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以及是否具有“窗口效应”。方法 将98只4周龄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14个组,每组7只,7组暴露组(频率:1 800 MHz,功率密度:0.1 mW/cm2、0.3 mW/cm2、0.5 mW/cm2、0.7 mW/cm2、0.9 mW/cm2、1.0mW/cm2、1.2 mW/cm2)和7组对照组(功率密度:0 mW/cm2),每天暴露12 h,持续3周。暴露结束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的GFAP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组织中DG、CA3和CA1区域的GFAP阳性表达产物平均光密度(MOD)值,以确定在1 800 MHz暴露下的SD大鼠海马中GFAP表达的功率密度窗口。结果 在0.1 mW/cm2和0.3 mW/cm2功率密度下,Western Blot结果表示,可增加大鼠海马GFAP表达量(P <0.05)以及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可增加3个区域GFAP的MOD值(P <0.05)。结论 长时间暴露于1 800 MHz电磁辐射对SD大鼠海马DG区、CA3区和CA1区的GFAP表达有影响具有“窗口效应”,强度窗口的功率密度为0.1 mW/cm2和0.3 mW/cm2

关键词

电磁辐射 /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 / 窗口效应 / 1 800 MHz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徐晓霜, 熊庆, 张媛, 武慧欣, 和丽梅, 木云珍 1800 MHz电磁辐射暴露对大鼠海马GFAP表达的“窗口效应”[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03): 30-3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95KB)

1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