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皮损伤后血栓模型制备方法的比较

张静秋, 陆永萍, 他林昆, 孙月, 陈琦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01) : 35 -40.

PDF (1657KB)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01) : 35 -40.

内皮损伤后血栓模型制备方法的比较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696K)

摘要

目的 内皮损伤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旨在比较多种方法制备兔股静脉内皮损伤后血栓模型的效果,为深入研究内皮损伤及深静脉血栓提供良好的实验基础。方法 45只兔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采取单纯夹闭法、联合完全结扎法及联合不全结扎法制备股静脉血栓,每组15只,对比建模后1 d、3 d、7 d血管内超声、实时剪切波表现及局部血管内皮病理改变。结果 血管内径及杨氏模量值于造模7 d后出现明显差异(P <0.05)。组间两两比较:造模7 d C组杨氏模量值均较A组及B组增高(P <0.05)。病理证实,造模第7天C组血管内出现一定程度的纤维蛋白机化血栓。结论 夹闭法联合不全结扎法能够产生较为稳定的内皮损伤和血栓形成,该方法可为深入研究内皮损伤后深静脉血栓提供了有力的实验模型基础。

关键词

/ 内皮损伤 / 静脉血栓 /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静秋, 陆永萍, 他林昆, 孙月, 陈琦 内皮损伤后血栓模型制备方法的比较[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01): 35-40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657KB)

1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