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置管溶栓前后D-D、F1+2、P-selectin变化及意义

林彬, 张铠, 王杰, 陈新民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01) : 93 -99.

PDF (789KB)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01) : 93 -99.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置管溶栓前后D-D、F1+2、P-selectin变化及意义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807K)

摘要

目的 探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置管溶栓前后D-二聚体(D-D)、凝血酶原片段1+2(F1+2)、P选择素(P-selectin)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186例急性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置管溶栓术,术后12个月以门诊形式进行随访,4例失访,共182例完成术后随访。根据术后12个月是否发生血栓后综合征(PTS)分为PTS组(n=27)、非PTS组(n=155),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溶栓前后血浆D-D、F1+2、P-selectin表达,Logistic分析PTS发生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浆D-D、F1+2、P-selectin预测PTS发生价值,采用相对危险度(RR)分析不同血浆D-D、F1+2、P-selectin表达对PTS的影响。结果 PTS组年龄、BMI、静脉通畅评分及溶栓后1周、1个月血浆D-D、F1+2、P-selectin表达高于非PTS组(P <0.05);Logistic显示:BMI及溶栓后1周、1个月血浆D-D、F1+2、P-selectin是急性DVT患者发生PTS的影响因素(P <0.05);ROC曲线,溶栓后1个月血浆D-D、F1+2、P-selectin联合预测PTS效能明显优于溶栓后1周D-D、F1+2、P-selectin联合预测效能;溶栓后1个月血浆D-D、F1+2、P-selectin高表达患者发生PTS风险是低表达的4.211、2.550、3.189倍。结论 急性DVT患者置管溶栓后血浆D-D、F1+2、P-selectin表达升高,其联合预测患者发生PTS具有一定预测效能。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置管溶栓术 / D-D / F1+2 / P-selectin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林彬, 张铠, 王杰, 陈新民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置管溶栓前后D-D、F1+2、P-selectin变化及意义[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01): 93-9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89KB)

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