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国FAERS数据库的尼拉帕利不良事件分析

夏洪颖, 尹文洁, 李燕华, 游丽娜, 耿兴星, 谭飞龙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6 ›› Issue (02) : 118 -125.

PDF (11720KB)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6 ›› Issue (02) : 118 -125.

基于美国FAERS数据库的尼拉帕利不良事件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2000K)

摘要

目的 挖掘尼拉帕利的风险信号,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中2017年第1季度至2023年第2季度的尼拉帕利相关不良事件(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比例报告比值法(PRR)、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法(BCPNN)和多项式伽马泊松分布缩减法(MGPS)对风险信号进行挖掘,利用监管活动医学词典(MedDRA)26.1中的首选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对风险信号进行描述和分类,并对尼拉帕利ADE的发生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提取以尼拉帕利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16 961例。通过筛选分析,共得到32个PTs,涉及11个SOCs,与药品说明书记载基本一致。说明书未提及的周围神经病、红细胞计数下降、红细胞压积降低、脱水、潮热等可疑信号需给予关注。中位发生时间为22 d (IQR 2~98 d),韦伯分布检验提示早期失败型曲线。结论 在使用尼拉帕利时,尤其是在治疗初期,除关注血小板计数下降、恶心、疲劳等药品说明书提及的ADE外,还应密切关注周围神经病、红细胞计数下降等说明书中未收录但信号值较强的ADE,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

尼拉帕利 / FAERS / 比例失衡法 / 风险信号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夏洪颖, 尹文洁, 李燕华, 游丽娜, 耿兴星, 谭飞龙 基于美国FAERS数据库的尼拉帕利不良事件分析[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2): 118-12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1720KB)

1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