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MX1、IFI44和STAT1在狼疮性肾炎中的作用

崔道林, 陈春丽, 周正宏, 龚蕾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12) : 105 -114.

PDF (2100KB)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12) : 105 -114.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MX1、IFI44和STAT1在狼疮性肾炎中的作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2149K)

摘要

目的 旨在筛选与LN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以期用于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制定。方法 从基因表达谱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了GSE22221、GSE112943、GSE99967和GSE32591的基因表达数据。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和微阵列数据的线性模型(linear models for microarray data,LIMMA),获得了交集基因。随后,利用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对这些交集基因进行了生物功能和信号通路分析。接着,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CytoHubba算法、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方法,筛选出了与LN高度相关的枢纽基因,进行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并利用GSE72798数据集对3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了验证。结果 WGCNA分析获得绿黄色模块(P=7.4e-40)和青色模块(P=1.5e-14);利用LIMMA法筛选到193个差异表达基因;共鉴定出113个LN相关的交集基因,GO和KEGG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病毒或细菌的防御、I型干扰素信号途径、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免疫和Toll样受体信号等方面。通过CytoHubba、SVM和RF 3种方法筛选出MX1、IFI44和STAT1,其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74、0.879和0.833。验证数据集显示,MX1、IFI44和STAT1在LN患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 <0.001)。结论 MX1、IFI44和STAT1在LN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可能成为LN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和未来的潜在治疗靶点。

关键词

狼疮肾炎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生物标志物 / 枢纽基因 / I型干扰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崔道林, 陈春丽, 周正宏, 龚蕾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MX1、IFI44和STAT1在狼疮性肾炎中的作用[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12): 105-11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100KB)

1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